放射学大咖齐聚雄安 赋能学科高质量发展
2024年北京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学术年会暨京津冀医学影像协同发展交流会于7月26-28日在北方城市新星-雄安新区的雄安会展中心举行。
本届年会由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秘书处主办;天津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河北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协办;北京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承办。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强化基层医疗临床技能,促进高水平科研转化”,立足于广泛性、普遍性,着眼于科学性、前瞻性。分会18个学组和青委以及区域医疗工作委员会将对全身各系统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展开深入探讨,同时邀请到全国专家前来授课、指导。
26日会议涉及9个分论坛,神经影像专题:本专题重点关注神经影像技术的最新进展,上半场会议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马林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卢洁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耿左军教授担任主持,会上对“胶质瘤的强化与灌注”“磁共振评价阿尔兹海默病的脑代谢改变”“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影像学预测”“早期PD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多模态MRI探讨”等多个学科热点话题进行了报告交流。可以看到,随着医学成像技术不断进步,神经影像学也在不断发展,快速成像、超高场MRI:7.0T MRI带来图像信噪比和分辨率的大幅提升、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均对临床医学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本会场还关注到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脑部肿瘤等热点内容,为与会学者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
腹部影像专题:本次腹部影像专题会内容从新晋指南解读到腹部疾病的影像表现、判读、诊断及相关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上半场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赵心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张红梅教授、北京航天总医院郑晓风教授担任主持。会上,首先由广东省人民医院梁长虹教授带来“原发性肝癌诊治指南2024版解读”他从疾病的高危人群筛查到疾病早诊、早治进行了全面经验分享。接下来会议对“妇科恶性肿瘤MRI研究进展”“肾癌的多模态评估及进展”“伴极向翻转乳头状肾肿瘤影像学表现”“胰腺实性病变MRI诊断思路”“胰腺灌注CT技术的进步及其在胰腺肿瘤诊疗中的应用进展”等多个热点话题进行交流。为与会同道对腹部疾病精准诊疗、早期诊断、腹部疾病监测与治疗效果评估调整治疗方案等提供了更多思路。
呼吸与心血管影像专题:本会场重点关注呼吸与心血管影像领域的相关的前沿进展,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吕滨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邱建星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徐磊教授担任主持。
会中《气管支气管占位性病变影像诊断》报告让与会者看到影像学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占据的广阔前景,同时会议围绕《心脏磁共振新技术及临床应用》《4D Flow在心衰中的应用》《预防心血管影像学的实践和挑战》《心脏原发性肿瘤影像诊断》等话题,带领与会者从心血管影像整体发展趋势到未来应用的细分场景进行了深入交流。
乳腺影像及区域联合专题:会议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孙应实教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李相生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张仁知教授担任主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彭卫军教授作了题为《AI辅助乳腺影像诊断国内应用的现状和前景》专题报告,使与会同道不仅看到AI技术在乳腺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已经从实验阶段过渡到应用阶段,更展现了良好的应用价值及发展态势;同时会议围绕《直肠癌淋巴结状态的MRI评价》《泛血管病变智能影像临床研究进展》《肺结节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慢性胰腺炎的影像诊断》等多个话题进行交流,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骨肌影像新技术专题:专题关注了人工智能、关节疾病、骨密度等方面的研究。会议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程晓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于爱红教授担任主持。广东省人民医院刘再毅教授作了《棕色脂肪CrCEST研究》专题报告,该团队基于肌酸可作为反应棕色脂肪代谢活性的潜在标志物,开发并验证了基于内源性肌酸的棕色脂肪成像方法-crCEST MRI,并提出该方法在肥胖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诊断中具有潜力。这项研究让参会人员耳目一新,为理解棕色脂肪的功能和代谢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会议围绕《人工智能在肌骨影像中的应用进展和经验分享》《膝关节滑膜病变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银屑病关节炎的影像表现》《脊柱关节病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抑郁症骨质疏松研究进展及流行病学现状》等话题展开交流。
头颈影像新技术专题:本会场内容设置了头颈影像新技术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会议由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满凤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鲜军舫教授担任主持。首先由鲜军舫教授作了《成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影像学分析思路》的专题报告,同时会议围绕《眼眶及颅底软骨肉瘤的影像诊断要点》《搏动性耳鸣影像学研究进展》《少见三叉神经源性病变及相关解剖影像》《眼眶炎性病变的影像诊断分析思路》等内容进行分享,交流内容从疾病发生机制到影像表现再到最新进展,获得了在场专家的好评。
肿瘤新技术及介入影像专题:会议由北京医院于经瀛教授、北京医院李晓光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肖教授担任主持。围绕《人工智能/影像组学在脑肿瘤的研究进展》《肿瘤演进的分子影像及智能影像研究》《肝癌精准介入诊疗及治疗响应监测研究》《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肺癌相互进展》等多个领域热点内容展开交流,现场嘉宾带领与会同道探索多种技术治疗的路径,预示着中国肿瘤介入治疗已迈入新时代。
科研转化与磁共振专题:会议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杨旗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吕晗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贾秀琴教授担任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阳教授作了《面向重大脑疾病的脑机交互技术研究进展》专题报告,他的演讲内容丰富,从医工结合与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应用成果等方面展开了讲解,也为医工交叉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会议还聚焦了《IBRAIN: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影像学标记研究及系统初探》《脑类淋巴系统评估在AD和小血管病中的应用》《基于临床的影像科研选题》等成果转化的热点话题,现场同道收获颇丰。
影像护理及呼吸影像专题:会议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隆海红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赵海燕教授担任主持。会议围绕《ANCA相关血管炎的影像表现》《肺部毛霉菌感染风险因素及CT表现》《肺结节的MR评估》等内容展开交流,会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罗健教授作了《对比剂外渗的处理与随访》,介绍了对比剂不同程度外渗的不同处置流程,并从建立管理体系系统、高危人群的识别、输注工具的选择等方面提出了对比剂外渗的预防管理策略,对于临床工作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26日的会议专家教授们运用扎实的理论知识,结合生动的案例以及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放射学术盛宴。通过这些富有洞见的报告和讨论,与会者对放射卫生领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